BIM案例:湖南省首例装配式超高层住宅项目
一、项目概况
绿地·长沙城际空间站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位于长沙城区东南方向,距离长沙高铁南站仅200米。东临花侯路,西靠黎托路,南接曲塘路。
本项目基地建设用地面积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其中项目一期为装配式建筑,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最高建筑高度129米,属于超高层住宅建筑范畴。
二、装配率分析
本项目为湖南首例装配率计算依据湖南省最新《绿色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DBJ43/T332-2018,标准中规定绿色装配式建筑需同时满足5个认定标准: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采用全装修;
装配率不低于50%;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值不低于4分。
按照计算细则,1#栋装配率为51.1%,2#栋/3#栋装配率为50.1%,4#栋装配率为51.5%,5#装配率为50.3%。下面就拿1#栋进行分析。
本栋总建筑面积3.40万平,地下1层,地上43层,建筑高度126.70m,预制层数为7~43层。采用的预制构件有:预制外墙、预制内剪力墙、预制楼板、预制阳台板及空调板、预制楼梯、预制内隔墙条板。
下面就本栋技术难点、技术节点、关键构件详图3个方面做个介绍:
1、技术难点介绍:
设计方面
长沙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最大高度为130m,为了保证不超限,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墙不宜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这就需要在满足装配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竖向构件的预制范围。
施工方面
本栋第15层及第30层为避难层,设置有外悬挑的避难前室,因为不能连续做板底支撑,这对施工造成了一定难度。最终我公司通过外爬架系统及悬挑型钢解决了难题。
2、技术节点介绍:
装配式建筑遵循“强节点,强锚固”原则,从保证结构安全及方便施工综合考虑,主要技术节点均依据装配式相关图集及中民筑友企业标准,下面就预制外墙、预制楼板、预制楼梯等节点做一个介绍:
预制外墙节点大样
叠合楼板节点大样
预制楼梯节点大样
3、关键构件详图
三、标准化介绍
1、户型标准化
项目共有119-B㎡、119-C㎡、139-B㎡、139-C㎡、169㎡五种户型,装配式设计在方案阶段介入后,遵循“少规格、多组合”原则,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数、标准化要求下,对户型进行了优化,仅衍生出169A-1户型、139B-1、139C-1、三种避难层复式户型。
2、构件规格标准化
在户型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体型及结构模型优化,通过减少建筑的开间及门窗洞口模数、结构构件的规格(剪力墙长度、梁高度、板厚度),优化后预制外墙种类减少了13种,预制楼板种类减少了17种,预制阳台种类减少了6种,提高了模具利用率,减少了构件成本和吊装成本。
3、装修机电一体化设计
本项目采用全精装交付,从项目方案阶段,就采用了装修、机电一体化设计,根据装修方案预留室内点位、预埋门窗附框,机电设备管线系统采用集中布置,管线及点位预留、预埋到位。
四、EMPC的应用
本项目由中民筑友采用EMPC项目管理模式统一规划,统筹设计、制造、运输及现场施工和吊装时间节点进度计划。
中民筑友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与EMPC工程总承包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EMPC模式提出“设计奠定一切”的理念,更加注重设计先导,将设计贯穿到工厂制造、现场装配、后期运维等各个阶段。同时,设计坚持标准化、一体化、系统化的设计思路,通过统筹分析建筑、结构、机电、装修、工艺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制造工艺、装配工法,形成完善精细的装配式设计方案。
五、总结
本项目采用预制外墙、预制内剪力墙、预制楼梯、预制楼板、预制阳台板及空调板、预制内隔墙条板,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量及劳动力数量。预制构件、铝模施工、轻质内隔墙板结合使用,内外墙取消砌筑、抹灰等湿作业,有利于控制建筑质量,改善现场施工作业环境,减少建筑垃圾,打造绿色施工文明工地,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利器。
绿地·长沙城际空间站项目作为湖南省首例高装配率超高层住宅项目,依托中民筑友首倡的EMPC总承包模式及1000多项技术专利的支持,定将会成为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示范性项目,强有力的支持和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