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案例:S612徐宁路连接线工程EPC总承包BIM咨询服务
摘要:
S612徐宁路连接线工程(EPC)项目,西起现状钢铁路,东至东外环路,沿途依次与现状八里路、东外环路相交,设计全长约1114.30m。项目采用AutodeskCivil3D进行优化设计;采用AutodeskInfraWorks进行目标模型的创建;应用GIS技术构件三维实景模型进行对项目施工周期内的质量控制;后期交付包括详尽工程信息的BIM竣工模型,为后续项目运营维护提供基础。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EPC管理、三维GIS应用、BIM信息模型等。
1、项目介绍
基地区位
S612徐宁路连接线工程(EPC)项目,西起现状钢铁路,东至东外环路,沿途依次与现状八里路、东外环路相交,设计全长约1114.30m。
设计内容及BIM优化内容
在路网交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永安路进行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及无障碍等进行设计。BIM优化内容指,在依照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对将要施工的项目进行全工序的施工模拟,提前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减少施工周期。
2、BIM技术应用指南
总体目标
为进度管理提供施工模拟、资源分析支持,为分包协调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为平面管理提供三维模拟服务,为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库式技术支持,为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三维可视化服务。
应用内容
为进度管理提供施工模拟、资源分析支持,为分包协调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为平面管理提供三维模拟服务,为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库式技术支持,为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三维可视化服务。
团队建设
EPC总承包管理部设置BIM部门,将各分包BIM工作人员纳入BIM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项目管理团队必须在进场前进行BIM培训,掌握一定的软件操作及简单的模型应用。建立项目BIM工作室,配备相关专业软件及运作硬件(如计算机,绘图仪等)。
制度管理
在项目前期为项目组制定统一工作标准,保证工作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各专业BIM工程师按规划及计划完成本专业BIM模型后,由甲方组织提交本专业模型至总包方进行整合,根据整合结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查。由审查结果反推至目标模型,图纸进行完善。施工时检查内容、要点及频率。
应用实施
将BIM信息模型以不同形式文件分类,如项目模型文件,动画文件,文档文件等。采用统一规定的模型文件命名原则,文档命名原则;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及不用应用要求进行对模型精度标准定制,如LOD标准。
模型交付
在工程竣工后,交付建筑实体及包含详尽工程信息的BIM竣工模型,为后续的项目运营提供基础。此BIM竣工模型为一个全面的三维模型信息库,包括本工程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相关模型大量、准确的工程和构件信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长期保存。通过此竣工模型,可以帮助业主进一步实现后续的物业管理和应急系统的建立,实现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的信息交换和使用。
3、基于GIS技术的应用展示
数据采集
定期组织人员到现场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现场状况进行图像数据采集工作。每一次拍摄任务从西(现状钢铁路)至东(东外环路)进行拍摄。为后期项目不同工作周期时,相同地点的工作状况提供对比支持。
数据操作
将现场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减小储存空间,提高后期数据调用效率。作为数据的储存基础的阶段,重视这个数据转换的环节能够为后期数据调用或者其他需求有着莫大的帮助。
数据投影
分析来自不同视点的施工路段的航拍照片,检测同一物理点的像素,为建模提供物理数据支持。此过程人为不容易实现的,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利用ContextCapture软件,帮助项目组可以实现这个复杂的过程。
数据建模
通过检测施工路段航拍数据相关数据点,以此生成可供编辑的全景三维模型。同时还可以为项目生成包含参考点的详细实景网格,为后期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空间分析
通过已知的高程数据与现场生成模型来进行填挖方分析,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进。通过多次数据的加权算法得到一个可靠且较为精准的量化值,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及工程时间预期。
4、基于BIM模型的应用展示
BIM模型
通过BIM模型的可视化表达,优化传统图纸在传递过程中信息不直观、不浅显的缺点。从而做到提高沟通效率,节约信息传递成本,减轻工程任务下放难度,更全面地为项目缩短工作周期,减少整体运营成本。
交通模拟
通过BIM模型模拟道路高峰时段的交通情况,预测道路建成后运营环境,并基于该场景对车流进行数据分析。连接新一代CIM技术,上传实时数据至城市大脑中,不仅可以反映当前路段的交通情况,更能为城市交通环境的优化,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作出贡献。
施工模拟
通过对复杂施工工艺的施工模拟,尽早发现施工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提前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路基强度、结构稳定性以及水温稳定性的控制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工作。
质量控制
通过把控对项目子项(如检查井等)的施工流程,以提升整体的道路质量效果。让各参与方能在同一构思层面讨论问题。不会出现思维的误差而耽误会议的进展。同时也协助项目管理者管理现场施工进度,减少化施工周期的目的。
倾斜摄影
定期组织BIM相关人员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对项目的图像采集工作。记录各个时间段项目的施工进程,进而把控项目精度,同时也为后期项目整理提供影像资料。
5、BIM相关软件的应用展示
AutodeskCivil3D
BIM优化方案依托C3D(AudodeskCivil3D)进行道路曲面,横断面,纵断面,标注等进行设计。C3D是根据专业需要进行定制的AutoCAD,是业界认可的土木工程道路与土石方解决的软件,可以加快设计理念的实现过程。
AutodeskInfraWorks
利用基础工程软件(AutodeskInfraWorks)提供基于GIS大数据模型,在现有的地形上创建目标道路模型。初步优化改善项目成果,合并和连接数据以更好地查看、分析、共享和管理信息,从而增强BIM优化的落地性和实效性。
SuperMap
利用GIS技术把底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ContextCapture
将现场实景拍摄的照片导入该软件中进行三维实景的模型搭建。
与AIW(AutodeskInfraWorks)为整体道路构件目标模型不同的是,本次模型搭建将记录建造过程中道路实际情况。为道路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作出记录,也会后期项目定期维护运营提供相关信息。
AdobeAE/PR
用录制软件制作好基础视频素材之后通过AE(Adobeaftereffects)软件进行对视频效果的提升,使之在衔接顺滑,色彩更标准。已有视频制作好效果后利用PR(AdobePremiere)剪辑软件进行加工剪辑。配音等后期工作也在此软件中进行,对于同等配置电脑设备相比较而言PR在制作过程中会更加流畅,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时间。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