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积累的重要性,没有积累的BIM只能沦为鸡肋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1416人 分享
发布于:2020-01-15 09:49

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不喜欢说什么BIM,我一般都说做三维的,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做到我心目中的BIM,我自称BIMer,但我很清楚我没有做到。

抛开平台管理来做BIM的话,似乎很难迈开腿发挥BIM价值,尤其是信息管理;反过来有了平台,模型价值性也体现不出来多少。对企业来讲,平台管理是必选项,企业领导想要看到BIM发挥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局限模型所能体现的价值那么简单。市面上绝大部分平台管理系统基本上已经具备项目管理所需数据采集的所有模块,其功能都是大同小异,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数据有了,没法量化数据的结构化;使数据能够为项目管理所用。

20 (4).jpg

就拿翻模管道来讲的话,哪怕是对着设计师的草图(非正式cad),只是翻模的,大家都力求把每一个设备正确的形态,功率,以及厂家信息完善,能在做好的模型上直接开始渲染效果图,做简单的漫游视频。通过明细表直接提取每一个,每一种的各方面工程量,让俺领导看来直接说OK,来人做造价。

每当业主偶尔突击巡视,不用领他去现场,先那电脑及投影设备带他溜达一圈,之后他有心情再带他去现场溜达一圈,业主会说靠谱,干得漂亮。

回顾使用REVIT,我总喜欢把它跟当年CAD如何席卷而来传统对比;当年的年青人,手持cad,硬是把老师傅逼得没饭吃。

20 (5).jpg

再看看REVIT喊了不下十年,现在是什么状况?各种不余遗力的推广,各种吹。你那些所谓的协同工作,CAD也能实现。现状是专业人士都在埋头赚钱,只有不搞设计的人在瞎嚷嚷,其实REVIT除了增加工作量,只剩下忽悠外行人了。

前面更多的是行业人士的BIM思考,也算是小编比较认可的;尤其是初学者对于BIM怎么看,怎么学,都影响着BIM的发展。

对于BIM初学者来说的话:当有一本同样经典的好像是清华大学出的,设计类BIM书籍。看完之后我就起草规划了公司的BIM应用实施计划,还是很经典的,算是比较全的一部工具书,但是具体的内容到每个公司去实施又不一样了,还是得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建议去网上购买实体书方便一些。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