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5D和Revit哪个好?广联达5D和Revit的区别
BIM软件的发展也让国内不少BIM软件增添了许多新功能,而随着BIM技术逐步普及,BIM软件也开始慢慢同国内发展相互匹配,如今有几个国内的BIM软件在国内发展反而会比大家更常用的BIM软件更加得心应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广联达的BIM5D和Revit都有怎么样的区别。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BIM的价值,其思想就是利用单一中心模型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也包括在工程算量领域。以当前流行BIM软件Revit为例,其中包括RevitArchitecture,RevitStructure,RevitMEP等一系列产品,分别为建筑、结构、设备(水、暖、电)等不同专业提供BIM解决方案,同时其明细表功能可直接进行工程算量的提取。Revit相对于广联达和鲁班的优势有三点:无需进行二次建模,减少了重复建模,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创建造型复杂的体量;工程量的提取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是也有其劣势,比如构件体积扣减规则不符合规范要求以及明细表不能导出符合清单规范要求的统计表。
结合上述算量软件的优缺点,广联达公司开发了可将Revit模型导入到自己平台下进行算量的接口但并不完美,主要体现在部分数据丢失、模型识别问题以及严格的构件命名规则。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Revit平台的工程量提取,对构件进行快速编码和体积扣减规则的重置,本身不会出现数据转换的问题,也无需进行二次建模,通过工程实践和应用对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根据《GB50500-2013_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描述我国建筑构件体积扣减规则为柱剪切梁和板,梁剪切板,但是板体积的计算并没有扣除柱和梁与板相交的部分使得板体积统计量相对偏大。而Revit默认的扣减规则是美国规范,规则为板剪切柱和梁以及柱剪切梁造成了实际统计的梁和柱体积偏小,板体积偏大,但统计的体积准确率较高。在Revit中构件体积扣减先后顺序体现在构件的连接顺序上,修改构件间的连接顺序就能重置扣减规则,但每次只能完成两个元素之间的设置要完成所有构件的扣减规则重置重复工作量大且不易控制。所以基于以上特点,本文采用通过编程来设置构件之间的连接顺序,一键完成所有相关元素的体积扣减规则重置。以下为部分代码:其原理就是通过遍历构件判断不同类别两个构建之间是否存在剪切,若存在剪切判断两个构件的剪切顺序是否满足规范,若不满足则置换构件的剪切顺序达到重置体积扣减规则的目的。
为了验证体积扣减规则重置后的效果,以下所示为构件体积扣减规则重置的前后对比效果图图2和应用分析表1:左右两个模型相同,其中所有柱截面尺寸为400x600mm,高度为2.5m;所有梁截面尺寸为300x600mm;楼板厚度150mm。左边为扣减规则重置后模型,在构件属性栏中柱A体积显示为0.675?,梁C体积显示为0.324?,板体积为1.45?;右边为默认规则下的模型,在构件属性栏中柱B体积显示为0.635?,梁D体积显示为0.234?,板体积为2.16?。重置前后构件体积统计的比较结果为柱体积增大、梁体积不变、板体积减小。虽然规范规定板体积无需扣减,但若扣减后整体的体量精度将提高。若必须按照规范规定提取板体积可再次重置扣减规则单独提取板体积。
项目编码编辑器可分两个部分:模型类别和信息的检查、清单信息的读入。模型创建完成之后选择运行此模块时,模块会自动识别元素类别,若所选元素有多个类别,界面会弹出警告提示“所选元素有多个类别不符合编码要求,请重新选择!”;若选择元素属于同一类别,程序会进一步检查元素项目特征是否相同,若没有弹出警告说明所选元素符合要求,将弹出一个窗口,窗口内嵌了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编码,可根据在Revit界面内选择元素类别在此模块上定义所选元素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码以及计量单位,并且可以同时查看元素的项目特征。界面和流程图如下:
使用BIM软件除了功能强大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同国内的需求相结合,广联达作为一个国内的BIM软件,更加能够满足于国内的使用习惯,因此在一些算量问题上,广联达反而比Revit更加优秀。因此针对不同的项目与使用习惯,还是可以选择不一样的BIM软件,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