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BIM施工?BIM在设计和施工里到底有什么用处?
BIM技术的应用,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延伸到施工阶段,为项目建设管理的各个阶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不仅仅是通过软件设备来改变设计流程,就连施工阶段,BIM技术也通过其自身的优势,改变了如今的管理模式与分析模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BIM为设计与施工都带来了哪些变化。
一个建筑工程有三个时期:设计、施工、运维。
这次只讲设计和施工两个部分,再次细分如下:
1.方案设计
2.扩初
3.施工图
4.细化施工图
5.施工过程
6.竣工验收
前三步由设计方完成;后四步基本由施工方完成。目前,BIM对于施工阶段的作用要明显重要于设计阶段。
第一步:方案设计
在方案阶段,使用BIM工具,可以更准确的估算各项性能和造价情况。我们常常用ecotect,vasari,fluent,VE,EnergyPlus等软件进行能耗分析、结构分析、采光分析、绿色建筑分析、建筑设计规范检查等。
如果这个建筑方案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光照,就不会在办公的地方有这么刺眼的夕阳。
第二、三步:扩初和施工图
在扩初和施工图阶段,进行管综检查,提前检查出不同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并根据明细表进行造价计算。
根据不同业主、不同项目情况和相关政策,设计院会选择需不需要BIM团队参与。比如面积超过多少多少的,一定要用BIM;比如某种类型的建筑,一定要用BIM。
但是,业主的决定性也很大:
如果业主需要设计方在提交施工图时,一并提交Revit模型,那设计院就会按照合同履行。当然,设计院会额外收取一定的费用。
如果业主要求设计方提供Revit模型和资料,就会将这部分资料连同施工图一并转交给施工方。如果没要求设计方提供Revit模型,那施工方得到的将是施工图,并根据施工图重新建立Revit模型。
目前的情况是,无论设计院是否提交Revit模型,大部分施工方都会重新建模。为什么呢?
因为施工过程对Revit模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非常依赖。如果设计院的模型不符合要求,那造成的损失就会很严重。
机智的你肯定会问,为什么设计院建的Revit模型不符合施工方要求呢?
大概有三个原因:
1.设计方加入的模型信息和施工方需要的信息是不匹配的;
2.目前没有什么可靠的检查模型合规性的工具;
3.权责不清晰。就算设计院随意建了一个Revit模型,也不用负责任。
第四步:细化施工图
首先,施工方根据设计方做好的施工图和BIM模型进行Revit建模。
这个时候,一般会开交底的会议,也就是设计院会跟施工方说明设计的意图,并解答施工方对图纸的疑问。这一步要解决碰撞问题,优化管线走向,降低施工难度。
需要进行施工模拟,决定施工方案,大概是:
1、施工进度模拟
也就是根据施工方案,做一个模仿施工时的视频,今天到多少层了、需要多少人、多少混凝土啥的。模拟还要细分很多种,比如框架结构、砌体结构的施工模拟、竖向运输的方案模拟等,BIM的意义就在于这些新的应用。
2、施工场地的布置模拟
施工时,参与方有很多的,这个设备什么时候进入工地、放在工地的哪个地方,都是要提前决定好的。不然里面全是卡车,都不知道怎么玩了。
3、对比较复杂施工点要出专门施工方案
当然,这些都要结合当地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能够直接指导施工才有意义。所以,BIM工程师必须要有施工经验才能发挥价值。
第五步:施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模型和数据库资料会及时更新,不同专业会有所不同。
比如机电主要有三种:进场、安装、验收。
也就是说,施工的时候,场地是被封起来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工地外面封着临时的金属板,写着:施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那些设备审批进入场内是有时间先后的,需要记录在模型上,当然这里可能不仅仅是Revit,还有广联达、鲁班、NW等软件参与。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统计进场设备的数量和具体编码。
同理,哪些设备安装了?
哪些设备验收了?
水管漏不漏水,这肯定是要检验一下的对吧?
所以,施工过程中,Revit模型应该及时更新。
另外更新的是,施工情况跟上一步模拟的情况有偏差。那么,需要及时记录实际施工的情况,比如这里多了个铆,那里加了个钉。
有了上面及时更新的数据,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可以随时了解进度、成本、现场情况、安全和质量管理等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六步:竣工验收
首先,我们要知道竣工模型的用途。
咱一个工程做完了,业主和监理要验收合格与否。确定合格之后,业主着急将贷来的钱还给银行,那这个建筑就要马上运营起来。好,运营需要维护吧?
随便举个例子,某个设备规定7年之后要更换,这个信息由谁记着?当然是竣工模型来记啦。所以,竣工模型需要的信息要很全面。
另外一点,因为施工过程很多地方跟当初施工模拟不同,所以,竣工模型一定要更新到最新的情况、一定要准确。
比如一个商场的水管破了,运营单位能第一时间搜索到可以控制它的阀门、水管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安装日期、验收的人是谁、保修期、价格、卖家的联系方式等等。
因此,竣工模型应该是最新最全的模型。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