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BIM是什么?BIM在40m简支梁桥研制中的作用
高铁建设如今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规划建设之一,随着我国西部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增多,许多跨越河流、沟谷的高墩桥梁以及深基础桥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随着BIM技术的深入应用,我们也可以应用BIM技术于各个基础桥梁的建设过程当中,下面就让我们根据实际案例,来看看BIM技术是如何在铁路桥梁中建设的吧。
本文介绍BIM技术在40m简支梁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涉及模型结构分解、精细化BIM模型构建和BIM设计交底系统研发3个方面,以期为全生命周期BIM模型使用和信息流转奠定基础。
面向装配化的模型结构分解
高速铁路40m简支梁具有跨度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反映到BIM模型上则表现出模型体量大、构成单元多、层级结构复杂的特性,因此制定一套完整、规范的模型结构至关重要。借鉴制造业产品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基于BOM(BillofMaterial)的模式对40m简支梁进行模型结构分解,一方面依据设计固有表达方式,体现详细的构造细节,准确反映设计意图;另一方面考虑简支梁制造、运输、架设乃至运营一体化管理和模型精细度的对应要求,实现设计、制造环节数据传递和信息集成的渠道贯通,并为后期运营提供数据信息接口,统筹全生命周期的应用需求。
模型结构分解的具体原则如下:
涵盖40m简支梁综合平台的所有组成单元,并赋予唯一编码标识;
清晰地划分层级结构和逻辑关系,为不同业务子系统数据共享、集成和追溯提供实体;
作为制造阶段计划编制、物料领用、成本核算等过程管控对象的最小划分粒度,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条件。
按照上述原则,将40m简支梁分为主梁、支座和附属设施三大类。根据具体工程项目采用不同的通用图灵活组合装配,输出40m简支梁不同结构形式的整体BIM设计模型。
BIM模型构建
受BIM技术成熟度和管理交付模式所限,BIM正向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仍以翻模为主。40m简支梁BIM模型构建也是采取此种模式。本文基于CATIA软件进行建模,涉及模型精度和衍生的产品库,具体要求为:按照LOD3.5模型精度对混凝土梁体、普通钢筋、预应力筋、轻质桥面、近轨矮屏障、无砟轨道等构成单元进行精细化建模,建模过程中开展信息集成、碰撞检查、方案优化、工程量统计等辅助设计工作;立足装配化思想,对标准化产品开展参数化建模,逐渐积累铁路简支梁的配套产品库。
基于BIM的设计优化
通过图纸审核和模型碰撞实现基于BIM的设计优化。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BIM建模,基本原则是保持与二维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建模过程完成图纸的校核;然后通过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输出分析报告,反馈至专业设计人员,由其确定修改方案,进而更新BIM模型,优化二维设计图纸。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二维设计图纸差错漏碰问题基本解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最后进行设计钢筋大样图输出及分类工程量统计,形成交付成果。
基于BIM的40m简支梁辅助优化设计流程
基于BIM的设计优化包括以下工作重点:
1、图纸审核
模型创建过程中对图纸的数量、标注、空间关系等内容进行校核,实质是二维设计成果的过程审查。
2、碰撞检查
在二维设计图纸中,预应力筋与梁体配筋是分开布置的,对于空间出现的碰撞问题无法避免,只能通过施工人员自行调整,这不仅给施工过程带来困扰,也给设计质量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无序修改,借助BIM技术进行几何体的碰撞检查,可深度分析基于二维设计成果中钢筋、预应力筋与其他零件的空间关系。直观反馈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实现问题前置化,进而提前调整相应单元的空间布置,减少变更及现场返工。
碰撞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筋管道的碰撞、普通钢筋与梁体的碰撞、预埋件与预应力筋管道的碰撞。
普通钢筋与预应力筋管道的碰撞
3、信息精准输出
40m简支梁BIM模型承载了混凝土数量、预应力筋长度、管道压浆体积等详细工程信息,可精准分类、输出工程量信息,辅助二维设计成果的完善。以钢筋为例,结合规范规定的弯钩长度要求对带肋钢筋进行准确放样,自动输出二维钢筋大样图,可直接指导现场应用。
钢筋大样输出图(单位:mm)
参数化建模及产品库
参数化是BIM技术的显著特点之一,考虑40m简支梁具有不同的结构类型以及配套的附属设施,可通过控制多类型参数调整模型中数据关系,实现模型属性信息对应改变,提高建模效率。
梁体及钢筋
将梁体各项指标(包括长、宽、高等各种几何尺寸,共计53个)设置为参数,通过BIM建模软件以.xls格式导出各项指标,基于.xls格式改变参数输入量值,基于参数驱动实现不同跨度梁体模型的快速调整。
根据钢筋弯折角度(135°,90°)绘制模板,将几何信息(如长度、直径等)进行参数化设置,实现模型批量实例化。针对长度随梁体造型变化的部分钢筋,根据其渐变规律在CATIA中自动计算弯折点后进行钢筋实例化。
铁路标准产品库
铁路简支梁设计中应用了多种产品,如锚垫板、锚具、支座、防落梁装置等,这些产品标准化程度高、重复使用率高。因此,可根据标准产品的几何尺寸、属性信息,搭建简支梁常用配套标准产品库,方便在不同类型简支梁设计中调用,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实现标准产品的累积和继承。
通过获取并存储相关产品的设计参数,建立铁路常用跨度简支梁所配套的产品模型,借助目录编辑器模块逐渐形成标准产品库。
标准产品库的建立流程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