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BIM技术

BIM对室内设计有什么用?BIM室内设计做些什么事?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2017人 分享
发布于:2019-12-13 16:25

BIM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的外形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对BIM技术的探索,现代园林景观与室内装饰等方面,也开始对BIM应用越来越重视。在传统的室内设计中,我们很多情况是根据设计师的作品来推算摆在自己房子里的情况,而在BIM技术的应用之下,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来设计出相关情况,模拟出摆饰与造型的真实变化。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BIM对室内设计都有哪些应用的原因吧。

12131501.webp.jpg

1、BIM室内设计重要性

可视化:所见即所得,数据挂接模型,为设计师、业主和非本专业相关人员做决策更准确和高效。

协同:各专业三维协同设计,降低设计错误率,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模拟:对整体方案进行模拟演示,虚拟建造,提前预判。

优化:进行整体优化,提升品质,达到利益最大化。

出图:基于BIM模型出图和工程量统计,对准确度和效率都有相应的提升,并具备联动性。

12131502.webp.jpg

2、BIM室内设计场景

方案设计

12131503.jpg

三维可视化BIM设计模型,平面、立面、剖面实现联动性。

结合二维出图标准,

三维多角度表达,

比二维图纸更能精确表达各个部位,

材料和工法信息表达更加完整和全面。

12131504.jpg

通过模型的信息提取,使图纸制作精确性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实现高周转。

装饰物料统计

12131505.webp.jpg

快速完成装饰材料信息统计。

12131506.webp.jpg

快速完成软装物料报价信息。

基于BIM模型信息,

快速完成硬装材料和软装材料的统计,

所见所得,明细表和模型信息同步更新,

统计更加精确和方便,对于多重方案的比选,更加高效。

12131507.webp.jpg

深化设计

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通过碰撞检查功能、综合管线的优化排布,可以提升净高,提升整体空间感;优化空间功能合理性;优化机电点位布置。

装饰标高校核,提升装饰净高舒适性。

装饰施工与机电管线一直是施工协调的重点,

在设计阶段运用BIM技术,

进行施工模拟的方式,

把问题暴露出来,

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后期实施提供便利。

12131508.webp.jpg

装饰机电末端调整,优化视觉美观性。

12131509.webp.jpg

局部功能调整(窗扇开启),优化实用性。

可视化审核

户型室内漫游,体验功能实用性。

12131510.webp.jpg

幕墙装饰工艺可视化

幕墙系统工艺节点,三维可视化工艺展示,所见即所得。

3、BIM室内施工场景

将BIM技术运用到室内装修设计中,标准化的样板工艺作业和可视化表现,为批量精装施工作业提供了便利。

施工深化设计

12131511.webp.jpg

预留洞口

运用BIM模型在管线施工前,

进行管线施工方案优化,

避免现场多次开洞,

减少成本的支出。

12131512.webp.jpg

瓷砖排版深化,编码统计,减少施工损耗和批量化采购

基于BIM模型进行瓷砖排版深化和物料统计,

避免出现少算、漏项等情况;

对深化的物料进行编码管理,

为集采提供更加准确的工程量,减少损耗,节约成本。

12131513.webp.jpg

施工构造深化节点,标准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工艺质量。

运用BIM模型,

三维工法交底,

施工工法标准化、模块化,

提高施工质量。

12131514.webp.jpg

装饰质量通病管理

天花设备开孔与龙骨冲突,BIM方案做施工前交底,避免返工现象。

天花基层板直角与T字形位置,加固处理,进行质量控制。

施工工艺动画模拟

运用施工工艺动画,进行施工可视化交底,减少技术操作失误。

12131516.webp.jpg

4、BIM装配式装修场景

装配式内装系统分为:装配式隔墙、装配式墙面、装配式架空地面、装配式吊顶、集成门窗、集成卫浴、集成厨房和设备与管线系统。

本项目为北京大兴黄庄《中国铁建·理想家》室内装配式装修,采用BIM模型三维可视化手段,还原室内系统装配装修。

12131517.webp.jpg

装配式装修工艺构件物料统计

从BIM模型提取材料信息快速生成单空间材料统计表。

BIM技术所带来的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室内装饰的质量与品质,帮助业主了解到装饰在房子中的应用情况,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随着BIM技术与绿色建筑的相结合,我们也可以采用更加节能减排的设计,使得自己的房子更加环保与舒适,为自己日后的生活节约一点生活成本。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