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精装修怎么做?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精装修设计管控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阶段当中,而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如今也经常参与到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那么在精装修过程当中,业主又能做些什么呢?让我们看看业主都是如何利用BIM技术来实现精装修设计管控的吧。
关于BIM的讨论大都集中在建筑的外部设计以及BIM对于建筑设计的众多益处上。行业内已经了解了实体模型(massingmodle)、幕墙、富有表现力的屋面形式以及详细的墙体剖面。但是BIM在室内设计——如独特造型,复杂饰面、固定装置、面积要求、工艺选择、家具摆设、艺术品陈设的设计上有什么作用呢?通过BIM技术,室内设计和原有的设计工作相比,到底改善了哪些工作呢?
1、杜绝漏画少画图纸的现象
原有的装饰施工图纸中,图纸量浩如烟海,但却经常会发生图纸没有画到表达到的部位,后期施工时,再来变更弥补。增加工程量,业主施工单位相互推诿,产生结算隔阂。
2、解决了施工图中冲突的问题
原有的装饰施工图纸中,存在风格冲突或者空间冲突。由于施工图绘制在单一的平面中进行,往往相邻墙面或者对面失去了关系。二维表达也经常会忽略了空间关系,造成施工阶段做不通的问题。
3、比例关系更协调
特别是装饰立面的进退关系,以往都是用立面图加剖面来表达,由于都是二维制图,实体的大小关系,推敲不到位。全三维模型则清晰直观,能避免这类问题。工作模式的改变。原有的模式下,劳动力分配,基本是主案设计师设计项目,综合考虑整体项目的风格、色彩、空间布局、设备、人流导向、管理等各方面,接着由付案设计师综合、深入、深化方案。同时绘制立体效果图,最后由施工图成员根据方案,绘制施工图。
4、重新整合了团队配置
在BIM工作环境下,团队成员可以对逐步完成的模型协同工作,大家都在统一的模型下出谋划策,解放了枯燥的重复劳动,释放了思维。这种工作模式,全新配置了人员工作岗位,促进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5、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BIM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协同。通过这样的模式,同事间增加了交流,或许是围坐在模型大屏幕前,反复的商量和推敲,占据了主要工作时间,真正释放了设计师的灵感,在不断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充分利用模型中丰富可靠的信息。信息是BIM技术的核心。新的技术,使得模型中附带了大量信息,给下游的工作团队带来极大的便利。
绘制效果图的空间,一般是重要或者典型空间。而在BIM系统的流程中,模型从工作开始阶段就搭建,可以以一个全三维的场景全方位推敲。过程中,客户展示亦是全模型的展示。参与设计人员都能从不断完善的模型中协同,设计过程都是可视的全三维过程。
BIM技术的深入应用,不仅仅帮助了设计方与施工方,也同样在施工的前中期对于业主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我们不仅仅可以提前预判到项目的成果,也可以通过直观的设计帮助业主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与需求,为业主与施工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
智慧水厂改扩建项目设计、施工协调管理难度大,对于工程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要求高。本研究将BIM技术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在设计阶段以BIM模型作为智能化设计产品并开展数据应用,优化设计方案;施工阶段基于智能化设计成果,结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智慧建造和管理。设计、施工阶段所有的数据、信息均高度标准化和集成化,为后期的智能化运行、智慧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BIM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建设行业各个建设阶段相对孤立的固有约束,实现了以智能化的BIM设计产品,推动智慧化的施工建造,并助力于后期的智慧化运维。随着智慧水厂建设步伐的加快,BIM技术也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