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平台,用于设计、建造、运维的数字化管理是BIM
在施工企业投标阶段,利用BIM的可视性特点,可以将原来纸面化的施工技术方案以三维立体方式直观地展示给业主,包括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机械配备、人力资源安排、施工方法的展示、工程进度节点的安排等。在商务方面,辅以工程算量、预算软件,可以快速、精确地统计汇总工程量,大大提高报价的准确度及工作效率,避免漏算、重复计算等常见问题,也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工程结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适合于目前常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从技术、商务两方面,显著压缩投标文件的准备时间。
施工过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不仅仅是施工单位,而是业主、设计、监理共同参与的过程。由于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为我们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阶段带来很多便利。
碰撞检查,减少返工。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图纸深化,指导施工。利用BIM的可出图性,可以随时将三维深化设计合理的模型输出成各类结构图、留洞图、综合布置图、构件图、碰撞报告等,用于指导施工。
实时调整,便于沟通。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另外,如果出现更改,可由设计人员在模型中直接修改,并在输出的升版图纸中标注修改信息。
精确算量,控制成本。BIM模型的创建,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BIM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这个属于较传统的算量软件的功能,在国内此项应用案例非常多。
预制加工,低碳节约。BIM技术在施工前完成综合调整,可实现某建筑构件,甚至整个建设工程由原来的“设计—现场施工”模式转变成“设计—三维深化—工厂制造加工—现场安装”模式。此模式可大幅解决施工现场用地紧张的问题,并可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加工精度,合理利用资源,做到绿色施工。
重点统计,防止遗漏。预留孔洞可以说是现场施工的一重点,难点,实用BIM技术,做到精确预留孔洞,减少后期的大量补洞、凿洞的问题。
可视动画,便于理解。借助BIM,把以往比较抽象的二维平面图纸进行立体的三维深化设计,更直观简捷,特别针对外形结构比较复杂的工程,可以第一时间使工程技术人员有直观的感受,可更便捷的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模拟,多方确认。三维可视化功能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方案进行展现,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