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与CAD优势对比分析 BIM技术超越传统设计的五大优势
在国内,CAD设计依然是建筑行业中最占据主流的设计方法,而随着BIM技术的推广之下,不少项目也都开始使用BIM技术来进行辅助。对于行业与企业而言,使用新技术势必会为行业带来冲击以及损失,因此不少企业也还在观望的状态。那么如今在这么多的BIM项目案例之下,BIM与CAD的优势对比又有哪些呢?让我们看看BIM都有哪些优势吧。
一、BIM能够提升生产力,让企业事半功倍
大部分人认为一旦实施BIM解决方案,在过渡期间,他们的生产力会大幅下降。这无可非议,一项由Autodesk进行的Revit平台实施网络调查显示,在Revit应用最初培训阶段,平均生产力损失为25-50%。
但是事实上,任何初期培训期间的生产力损失,都可以很快经由之后的大幅生产力提升补回来。这项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受调者仅用相当较短时间就可以使用基于Revit应用达到与之前设计工具一样的生产力水平,一旦培训过后,超过一半的受调者都获得了高于50%的生产力提升。接近20%的受调者表示生力力获得了100%的提升。
BIM解决方案基于对协调、一致、可计算的建筑项目信息的使用。利用BIM解决方案,公司不再需要手动创建和协调图纸,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生成项目文档。
二、BIM解决方案以建筑师和工程师希望的方式工作
由于害怕设计人员从现有熟悉、顺手的CAD工具转用BIM解决方案会花费很长时间,许多公司担心其工作效率会降低。
实际上,各类BIM解决方案是专为其所服务的设计领域专门打造的。以Revit平台为例,其专门面向建筑,可以以设计人员期望的方式工作。因此,对于设计专业人员,像RevitArchitecture这样的软件解决方案比更多其它通用CAD或建模应用更易掌握。
三、BIM能够改善高效工作流并重整低效工作流
“工作流”概念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工作在公司中的完成进程,以及此进程的完成速度。BIM是否会影响工作流?
可以肯定地说,BIM会影响工作流—无论是进程或速度。实际上,如果一家公司选用BIM,那么BIM中断的将是效率低下的工作流,或者说是公司寻求改变的工作流。在一项由Autodesk进行的Revit平台实施网络调查中,有82%的受调者表示,在使用Revit后,他们的设计流程都有所改变,一旦培训期过后,增强的流程使超过一半的受调者都获得了50%以上的生产力提升。显然,BIM影响了工作流—其使变得更好,因此公司无需惧怕,而且应该期望BIM带来积极的变化。
四、每个人都可以从BIM中获益—业主、承包商与设计师
谁将从BIM中获益?是设计者(可以是建筑、结构或工程设计公司)吗?抑或是BIM的大部分价值都会被“下游”的承包商与业主获得?
我们的答案是:双方都会获益。通过减少传统绘图与协调方法中的重复劳动,BIM支持设计师专注于高价值的设计,通过分析与可视化工具更早地把握设计,为业主带来最大价值。客户可以更好地利用项目资源并获得预期成果。承包商可以获得更高质量、更加完整的施工文档,从而平稳、高效地完成项目施工。
五、BIM减少设计错误,支持项目团队成员间轻松的沟通与协作
让我们面对事实:建筑是由人规划、设计并建造的,因此人为错误在所难免。错误和谬论可能代价高昂,让人苦不堪言。但是,共享信息模型是否会增加出错几率?其是否会增加设计师的出错风险?
并非如此。BIM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设计流程出错风险的方法。通过在整个设计团队,甚至在不同部门间扩大协作,专门的BIM解决方案(如Revit平台)可以增加在设计流程中发现并改正错误的几率。通过基于一致、可计算的建筑项目信息进行自动文档调整与更加清晰的项目沟通,BIM改进了设计决策、效果预估、成本估算与施工规划。
事实上,在使用的方法中,BIM技术并没有那么多的难点与阻碍,BIM技术的发展困境大多数都是来自使用团队与其他参建人员直接的对接问题。由于BIM技术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来帮助建立BIM模型,因此在一些设计师看来,过多的沟通导致了自身工作效率的下降,使得发展难以稳步进行。而在应用妥当的BIM团队中,每个参建人员都可以使用到BIM模型,使得协调、作业都变得非常顺利,非常快捷,提高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而非是个人的作业效率。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
相关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