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机电管线工程安装难的问题由来已久,传统的二维深化设计的局限性使得BIM技术的使用成了最优的解决方案,那么在医院的机电管综的应用上BIM技术又是如何替代传统方式的呢?

医院机电管线安装工程的难点医疗工程一般涉及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智能化、防护、医疗净化、垃圾收集、医用气体等多个专业,各系统管线错综复杂,加之施工蓝图并未考虑各专业之间的空间关系,如果不进行管线综合,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墙体、管线、设施拆改,造成返工、材料浪费等现象。管线净空要求高,要求地下室车道区域管线标高达到最低2.2m,设备机房安装整齐美观。
传统二维深化设计的缺陷(1)管线交叉的地方靠人眼观察,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碰撞无法完全暴露及避免。特别是对于大型的、结构体系复杂的建筑,在梁高变化较大的地方,常常解决了管线之间的碰撞,却忽略了管线与梁之间的碰撞。
(2)管线交叉的处理均为局部调整。很难将管线的连贯性考虑进去,可能会顾此失彼,解决了一处碰撞,又带来别处的碰撞。
(3)管线标高多为原则性确定相对位置,仅局部绘制剖面的位置有精确定位,大量管线没有全面精确地确定标高。
(4)多专业叠合的二维平面图纸图面复杂繁乱,不够直观。仅通过“平面+局部剖面”的方式,对于多管交叉的复杂部位表达不够充分
(5)虽然以各专业的工艺布置要求为指导原则进行布置,但由于空间、结构体系的复杂性,有时无法完全满足设计原则,尤其在净空要求非常高的情况下,需要因地制宜地变通布置方式,这时二维的管线综合设计方式的局限性就显露出来,由于传统的二维管线综合设计存在以上不足,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方式就成为针对大型复杂建筑管线布置问题的优选解决方案
BIM技术在机电管综的优势(1)三维可视化、精确定位。传统的平面设计成果为一张张的平面图,并不直观,工程中的综合管线只有等工程完工后才能呈现出来,而采用三维可视化的BIM技术却可以使工程完工后的状貌在施工前就呈现出来,表达上直观清楚。模型均按真实尺度建模,传统表达予以省略的部分(如管道保温层等)均得以展现,从而将一些看上去没问题,而实际上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
(2)错、漏、碰、缺检测、合理布局管线传统的二维图纸往往不能全面反映个体、各专业个系统之间的碰撞可能,同时由于二维设计的离散型为不可预见性,也将使设计人员疏漏掉一些管线碰撞的问题。而利用BIM技术可以在管线综合平衡设计时,利用其碰撞检测的功能,将碰撞点尽早的反馈给设计人员,与业主、顾问进行及时的协调沟通,在深化设计阶段尽量减少现场的管线碰撞和返工现象。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以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BIM技术在医院机电安装工程上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这说明了BIM技术的应用是确实可行的。
相关阅读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