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钢结构BIM应用有哪些?BIM钢结构的深化应用设计

发布:中文网小编3号 浏览:2990人 分享
发布于:2019-10-25 16:36
随着建筑业BIM概念的推广、研究和应用,我们不光是在传统建筑上常用到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我们也有所应用。而随着BIM模型的优势,钢结构的制作厂家也可以通过BIM模型在生产过程中获益,今天我们就从钢结构的BIM应用开始,谈谈BIM技术在钢结构深化设计和制造中都会有怎么样的应用方式。
关于钢结构BIM的建立一般情况下,钢结构制作企业在接到订单后的第一要务就是通过3D实体建模进行深化设计。钢结构BIM三维实体建模出图进行深化设计的过程,其本质就是进行电脑预拼装、实现“所见即所得”的过程。

三维实体建模出图进行深化设计的过程,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深化设计阶段都将有校对人员参与,实施过程控制,由校对人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出图,并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根据结构施工图建立轴线布置和搭建杆件实体模型。导入AutoCAD中的单线布置,并进行相应的校合和检查,保证两套软件设计出来的构件数据理论上完全吻合,从而确保了构件定位和拼装的精度。创建轴线系统及创建、选定工程中所要用到的截面类型、几何参数。
第二阶段:根据设计院图纸对模型中的杆件连接节点、构造、加工和安装工艺细节进行安装和处理。在整体模型建立后,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装配,结合工厂制作条件、运输条件,考虑现场拼装、安装方案及土建条件。
第三阶段:对搭建的模型进行“碰撞校核”,并由审核人员进行整体校核、审查。所有连接节点装配完成之后,运用“碰撞校核”功能进行所有细微的碰撞校核,以检查出设计人员在建模过程中的误差,这一功能执行后能自动列出所有结构上存在碰撞的情况,以便设计人员去核实更正,通过多次执行,最终消除一切详图设计误差。
第四阶段:基于3D实体模型的设计出图。运用建模软件的图纸功能自动产生图纸,并对图纸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产生供加工和安装的辅助数据(如材料清单、构件清单、油漆面积等)。节点装配完成之后,根据设计准则中编号原则对构件及节点进行编号。编号后就可以产生布置图、构件图、零件图等,并根据设计准则修改图纸类别、图幅大小、出图比例等。

通过3D建模的前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钢结构深化设计的过程就是参数化建模的过程。可视化的模型和可结构化的参数数据库,构成了钢结构BIM,我们可以通过变更参数的方式方便地修改杆件的属性,也可以通过输出一系列标准格式(如IFC、XML、IGS、DSTV等),与其他专业的BIM进行协同,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成为钢结构制作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数据源。这也正是钢结构BIM被钢结构制作厂家高度重视的原因。
钢结构BIM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等)的精细化管理,BIM技术的引入,其被结构化数据库所体现的产品、工程物料属性和附加其上的进度和成本信息的量化描述特性,作为信息源头,对后续物料采购、物料库存、物料消耗、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和产品进度乃至成本核算等资源的管理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钢结构的特殊性,使得BIM模型也可以灵活应用钢结构组件的生产之中,这也同样是现今很流行的装配式建筑的构想之一。由于BIM模型的特性,使得我们在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时能够提升效率,减少误差,对于整体的工程品质更上一层楼。这也是如今世界上多个国家都会或多或少使用到BIM技术的最大原因之一。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