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治理的通知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开展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治理的通知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各区住建局,全市所有在建项目参建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落实《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住建领域裸露土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屋市政工程扬尘污染治理,提升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决定自2025年8月15日起至2025年11月15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治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治理范围
本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市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建项目(含临时停工、局部停工项目),重点整治工地内无植被覆盖或硬化处理、易起土扬尘的裸露地块,包括土方作业面、堆土区、材料堆放区、未施工区域、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同时针对施工活动本身产生的扬尘污染进行同步治理。
二、整治内容
(一)工地周边100%围挡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连续设置硬质围挡,做到坚固、平整、整洁、美观,并符合城市风貌规划和车辆行驶安全视距的要求,在建工程的外立面应用安全网,实现全封闭围护。立即对工地围挡广告进行全面排查清理,清除内容陈旧(如民运会等往届重大活动过期宣传内容)、破损、脏污的广告。更新后的广告要紧扣当前国家政策、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等主题,优先选用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宣传海报(附件2)。
(二)物料堆放100%覆盖
对超过24小时不作业或未进行绿化/铺装的裸露土地(含土方、渣土、建筑垃圾、堆土区等),必须使用不低于2000目/100cm?的密目式防尘网全面覆盖并压牢固定。易扬尘大堆物料(砂石、灰土等)需按时洒水压尘或有效覆盖。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建材必须在库房或密闭容器内存放,严禁露天放置。施工现场垃圾须设置密闭式垃圾站分类存放,及时清运出场。
(三)出入车辆100%冲洗
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必须设置规范车辆自动冲洗设施(含排水、沉淀),确保驶出车辆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
(四)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
对施工场地的主要通道、进出道路、材料加工区及办公生活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场地硬化强度、厚度、宽度应满足安全通行、卫生保洁需求,并且工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区域在全部硬化的同时按要求敷设钢板,防止路面破损。
(五)在建工地100%湿法作业
规范设置喷淋(雾)系统,根据天气及作业情况定时开启洒水降尘。土方开挖、回填、拆除等易扬尘工序必须同步洒水、喷淋、喷雾降尘。拆除施工必须100%边拆边洒水(喷淋)。
(六)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密闭运输,严禁超载、抛洒滴漏。
三、时间安排
(一)2025年8月15日起至8月20日,各项目对照整治内容开展自查整改。
(二)8月20日至11月15日,各级住建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高频次、高强度监督检查和执法,督促问题整改,落实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压实责任。一是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深刻认识扬尘治理对生态环保、城市形象和市民健康的重大意义,即刻开展自查自纠。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总监要亲自抓,加强一线人员培训,营造“人人参与”氛围。二是各级住建行业主管部门要坚决扛起属地监管责任,将本次行动纳入重要日程,明确分工,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
(二)强化监督,严格奖惩。通过“每天一核查”“线上+线下”“速查速改、不改立罚”“实时通报”的监管方式,对全市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开展核查监管。加强宣传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监督。严格实施奖惩,一是对扬尘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的建筑工地给予通报表扬,通过新闻媒体对优秀项目大力宣传,提高参建企业影响力。二是对在建项目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及时整改。对各参建主体未按要求执行或拒不整改的,一律依法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及时向社会通报,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对问题严重且影响市容市貌的,进行顶格处罚,如列入黑名单等。三是通过向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总部发“表扬信”和“通报”的方式借助各参建单位总部力量全面提升我市建设项目的扬尘防治力度。
(三)完善机制,注重长效。以本次行动为契机,深入分析难点堵点,总结推广有效经验。完善裸露土地动态更新监管机制,提升技防水平(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各级住建行业主管部门须于8月15日前通过“海政通”向市住建局报送本次专项行动联络员信息,并于每月15日前报送专项治理问题台账(附件1),11月18日前报送本次专项行动工作总结(含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
特此通知。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8月14日
(建筑业管理科联系人:赵栋栋,联系电话:88278767)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