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行业政策

行业新闻 | 今年咸阳民生十大实事丨用惠民举措托起群众“安居梦”

发布:admin 浏览:62人 分享
发布于:2025-08-17 13:00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用惠民举措托起群众“安居梦”

——我市民生十大实事之居住改善篇

安居方能乐业。居住环境改善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以来,咸阳坚持把改善居住环境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健全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美化居住环境,引导群众形成更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全面攻坚、持续发力,努力在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为群众稳稳撑起“幸福安居伞”。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关键一环,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大事”。

绿荫深时,走进西藏民族大学家属院,平整干净路面,粉刷成统一颜色的楼体,新加装的电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处处都彰显着新气象。

说起小区的变化,居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电梯的安装。

“咱们这个家属院居住的退休教师比较多,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上楼下楼比较困难,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现在有了电梯,上下楼方便了,邻里间走动也多了!”西藏民族大学家属院居民付奋奎一边说,一边笑着按下了电梯按钮。

西藏民族大学家属院建成已20多年,其间进行过加装保温层、楼体粉刷等工程,但是何时告别“爬楼时代”一直是居民最关心的事。

“加装电梯这个项目覆盖小区13栋楼,涉及584户居民,是渭城区重大民生项目,也是居民的共同期盼,所以我们学校也是高度重视,从项目规划、结构、消防、环保、绿化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共投入4200多万元,给小区安装了50部电梯,并对小区的绿化进行了提升改造,方便了群众出行,也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西藏民族大学后勤管理处党总支书记刘新勇说。

老人乘坐小区加装的电梯回家

与此同时,西藏民族大学也在加快推进家属院地下暖气管网等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心、舒心、暖心。

“今年,渭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38个小区,主要进行屋面防水、粉刷墙体及建筑内部公共区域、楼内管线改造、绿化美化等,目前38个小区已全部开工,预计年底全部改造完成。”渭城区住建局局长王会彬说。

聚焦城市更新,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也是咸阳在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进程中的又一有力举措。

渭城区渭阳新村小区15号楼东侧的一片空地因功能不全、利用率低,一度成为居民生活中的“盲区”。

在摸排中,这一问题被纳入改造计划。为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渭阳街道、渭阳新村社区党支部组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社区、物业及相关单位力量,多轮次开展现场勘察和入户走访,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对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划线停车+集中充电”改造方向。

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改造工程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

如今,区域内新增停车位布局合理、标识清晰,配建无障碍车位,有效缓解小区停车紧张问题。配套建成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也于5月13日投用,设有扫码充电设备及遮阳棚,具备自动断电、防雨防晒等功能,安全便捷,满足居民多样化出行需求。

“车有地方停,电有地方充,小区干净整齐,心气都顺了。”在渭城区渭阳新村小区,谈起新改造的公共区域,居民们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咸阳结合实际和群众需求,对全市121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重点做好楼主体屋面防水、增加外墙保温、外墙粉刷、上下水主管道更换、小区室外雨污分流、管线落地、增设绿地亭廊、安装路灯摄像头、增加停车位等。并督促各县市区对已改造小区加强后续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改造成果。

除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工作外,我市还推动一批有温度、有质量的民生项目落地落实,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宜居性与便民性。

为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出行问题,我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加装新电梯的公路局家属院

2025年,全市计划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4部,截至6月底,共完成加装62部,42部正在施工,有效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和居住品质,推动老旧小区从“忧居”向“优居”华丽转身。

从老旧小区“升级换代”打造宜居环境,到通过保障性住房政策为更多家庭筑牢安居底线,咸阳始终将群众的“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放在民生工作的重要位置,持续织密住房保障网,改善居住环境,让不同需求的群众都能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

7月18日,咸阳市开展2025年市本级公租房第二批次集中摇号配租。本次进入摇号的公租房房源共1100套,涉及集中摇号配租家庭647户。

当天上午10时,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工作人员开始导入房源信息和摇号配租家庭人员信息,随后现场随机抽取两名群众代表,一名群众代表与公证人员一同检查摇号设备、核对房源与人员信息,另一名群众代表现场发布指令按照小区依次进行电脑摇号。全部摇号完成后,工作人员现场统计配租情况,并当场公布结果。当天共计622户家庭获得公共租赁住房。

“我申请的是渭阳新村的公租房,今天我也作为群众代表,和工作人员共同查看房源、人员信息等是否一致,整个摇号的过程都在大家的监督下进行,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群众代表郑阿艳说。

据了解,按照公租房分配年度计划,本次摇号配租工作从5月9日开始启动,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提前统计可分配的房源,发布配租公告,结合房源与轮候库情况合理确定登记批次,严格按照标准对配租家庭资料进行审核,将合格人员、不合格人员等信息进行公示。

今年,咸阳聚焦住房困难群体,持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制定完善了“公租房管理实施细则”等13项制度,建立了“一房一档”档案管理模式,规范了公租房申请、审核和轮候、分配、退出等管理环节,构建起全市统一、规范的公租房政策制度体系。

同时,通过全力推进公租房申请“高效办成一件事”,打破单一传统的申请模式,全面打通“线上线下”申请双渠道,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努力让更多群众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截至目前,全市公租房共计169个项目,建设完成69053套,已陆续完成配租入住。

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咸阳一笔一画用心书写改善居住环境民生答卷,让群众感受到浸润心田的烟火日常,美好生活新画卷正在咸阳徐徐展开。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