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 农房有新貌 颜值节节高
广东省四会市紧扣该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以“清拆危破房做减法、提风貌增功能做加法”的思路,持续探索未来乡村建设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已拆除危破房1.2万栋、改造农房1.1万栋,乡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镇村“美丽颜值”持续升级。
走进贞山街道坑口村,洁净的村道蜿蜒伸展,错落有致的农房与百年古树、青石板路相映成趣,一幅“水墨绥江”的诗意画卷在眼前铺展。这是该村今年以“中式广府风格”为核心、推进连片农房风貌提升的生动写照。
“项目由央企提供专业技术帮扶、本地乡村工匠参与建设,既守得住传统,又添得了新意。”贞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冼庆明介绍说,施工环节特意保留了农房特有的历史元素,通过“平改坡”工艺改造屋顶,采用真石漆等耐用材料翻新墙体。传统风貌与现代工艺的碰撞让老房子既留住了乡愁,又增强了耐久性,在时光流转中重焕生机。同步推进的停车场修建、排水管铺设、地面硬化及绿化种植等工程,更让整个村落焕然一新。
在大沙镇隆马村,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景同样动人:明黄色的农房沿沥青路整齐排列,路旁小花坛草木葱茏,清澈的河道边常有村民与游客静坐垂钓。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红砖墙、水泥顶老旧房屋遍布的村落。
“刚开始村民总担心‘改得不好、用料差’。”隆马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汝杰坦言,此前启动下洲村16栋农房改造时,不少村民心存顾虑。为此,村干部多次赴外地取经,带回设计蓝图和建材样板挨家挨户讲解,“得让大家摸到真材实料,心里才踏实。”
村民罗志扬率先支持,他家成了村里首个“样板房”。崭新的外立面、扎实的用料让围观村民打消了疑虑,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如今,村口曾经破旧的篮球场和杂草泥地,已变身带花圃的健身空间,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下冼村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喜:鱼塘边曾经简陋的饲料窝棚,如今已蜕变为橙色外墙、蓝灰色树脂瓦顶的集装箱房,房前屋后绿树繁花相映,美观又实用。今年,大沙镇针对不同鱼塘窝棚分类施策,看护房改造成实用集装箱房,生产型窝棚进行规范简约化改造,废弃窝棚集中清理,既消除安全隐患,又释放了公共空间。
张 悦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