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资讯>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质效需辨证施治

发布:admin 浏览:52人 分享
发布于:2025-07-07 09:05

  □ 高 江 成军芳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让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出努力。如何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质效,不断增加“可回收循环利用垃圾、有机可发酵利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的收集处理总量,不断降低焚烧、填埋垃圾总量是不少地方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必须从源头做起,抓实分类,抓细分类,辨证施治,全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建设美丽家园提供有力的生态人居环境支撑。

  党建引领“生态绿”

  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千家万户,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高举党旗,坚持党员先行,积极融入社区、服务群众,形成“党建强力引领、社区统筹调度、群众广泛参与”的垃圾分类责任体系和工作合力。要发动党员、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把各方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让垃圾分类深入推广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

  通过引导教育居民可回收垃圾“攒”了卖,有机垃圾“收”了用,有害垃圾“存”了收,其他垃圾“扔”了烧,实现以社区治理推动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预期,促进以垃圾分类提升社会多元共治的参与度。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

  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示范小区、示范楼栋、示范家庭等示范点创建活动。

  在垃圾分类示范点创建过程中,要凝聚各方合力,用足“绣花功夫”,倾注“工匠精神”,逐步实现全类回收、应收尽收、日产日清、高质高效。积极引导群众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家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将垃圾分类监控、车辆运转、终端处置等关键环节通过数字化、动态化、可视化形式置入“智慧城市”一网通管。做好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掌握每个板块的运行状态、摸清各地各块的运转数据,应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移动端APP等技术手段。

  在城市社区和小区改造中要新建相对独立、空间密闭、便于转运的餐厨垃圾收储设施,通过定时投放、破袋投放、物业服务企业监督、第三方监督等形式,让餐厨垃圾在“家庭能分离、分装进得去、转运能及时、处理好利用”,不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便利度。

  加快推进“限塑行动”

  行政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制定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杯碗、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时间表。全面推行商超、饭店、医疗机构、外卖等使用可降解塑料袋,逐步实现农贸市场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可以在农贸市场周边设置“绿色超市”,推广购买可降解包装袋,通过可回收利用废品志愿者积分等兑换竹篮、布袋、牛皮袋、手拖车等,引导城市居民逐步养成少用、不用塑料袋购物的良好习惯。

  深入推广“光盘行动”

  逐步推行商户餐厨垃圾有偿清运机制,通过引导行业协会多方协商,采取阶梯价格收取餐厨垃圾处理费,倒逼商户从厨房压量、从餐桌控量、从收储减量。授牌奖励转运处理量大幅下降的商户。

  鼓励商户定期不定期开展“你光盘我买单、你光盘我折扣”行动,通过打包免费、打包抽奖等多种形式,倡导消费者形成节约节俭的好习惯,逐步形成“响应光盘行动、政府认可宣传、群众积极消费”的良性互动。

  抓实垃圾分类教育

  垃圾分类是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从孩子开始教育,让学生认识分类、学会分类、习惯分类。

  要在教育系统推行垃圾分类校长负责制,将分类培训、硬件投入、减量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压实学校工作责任。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科普课程进校园,通过科学普及、实践操作、现场参观、公益活动、知识测试等方式,让分类入心入脑,让学生学而有用、践行不怠。

  建立严格的督导考核体系

  垃圾分类要稳步均衡推进,形成强大合力和社会共识,必须要建立严格的督导考核体系。要发展培训物业服务人员、环卫工人、党员、义工等人员为督导员,开展定时定点督导,要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双报到”、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

  采取专业督导调研、第三方监管、社会监督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要求落实情况、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类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等开展月度、季度、年度评估。

  及时通报各街道社区、小区的评估分数及排名,实行“绿牌奖励、黄牌警告、红牌约谈”机制,整合专项资金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盘活“存量”变废为宝

  健全完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鼓励引导社区、小区因地制宜开发设置“共享互换空间”。促使居民拿出闲置物品,通过“互换、租赁、出售、捐赠”等多种方式,让闲置物品发挥作用,盘活“存量”,减少废品的增量。

  通过城乡单位、学校“手牵手”活动,由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对口捐赠边远农村村委会、中小学的“爱心图书室、爱心玩具屋”等,制定捐赠物品范围、标准和流程,严格监管物资去向,及时公开捐赠信息,奖励通报捐赠先进单位及个人。

  作者单位为中共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党校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