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14届创新杯BIM应用大赛开始报名,8月5日截止
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建质〔2022〕38号)的任务要求,普及和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发挥BIM在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构建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决定举办第十四届“创新杯”BIM应用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二、大赛内容分类
大赛分四大类十六个专项。
(一)建筑类:包括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商业综合体、文化体育、科研办公、医疗建筑;
(二)基础设施类:包括交通工程、铁路与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水利电力工程;
(三)拓展类:包括工程建设专项BIM应用、工程建设综合BIM应用、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建筑与制造融合BIM应用、智慧建筑与城市BIM应用;
(四)自主图形平台类:包括国产自主图形平台BIM应用。
三、大赛时间
(一)申报时间:2025年7月5日至2025年8月5日
(二)评选时间:2025年9月至10月
(三)公布时间:2025年10月
四、参赛要求
参赛作品所使用的设计软件不受品牌限制,有关要求详见参赛细则(见附件)。
五、申报方式
参赛作品可通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官网(http://www.chinaeda.org.cn)进行申报。
六、大赛奖项设置
按类别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七、其他事项
大赛采取自愿参赛的原则,鼓励BIM正向设计及自主研发技术,不收取任何费用。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 张京生 巩伟平
电 话: 18612921404 010-88023446
邮 箱: zhangjingsheng.sei@sinopec.com jszxbxh@163.com
平台技术支持:刘洋 18974869630(微信同号)
附件(附后):第十四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大赛参赛细则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2025年6月24日
一、参赛须知
(一)参赛作品均要求使用正版软件设计完成。
(二)参赛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承担。
(三)参赛作品的申报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行保存底稿。
二、作品申报
(一)申报项目要求。申报项目由申报单位独立完成或为主完成,并且通过施工图审查或取得施工许可证。申报单位可以独立申报或联合申报。
(二)参赛项目申报。申报单位依据下列要求进行BIM应用大赛申报。
1.申报单位自愿申报项目。
2.参赛作品所使用的软件不限厂家。
3.参赛作品要确保作品设计的技术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4.参赛单位网上填写申报表,每个参赛项目都要在申报表中明确“拟申报奖项”,包括大类和具体奖项,如:建筑类中居住建筑,填写“建筑类-居住建筑”。
(1)每个申报表只能申报一个奖项,一个项目最多只能申报两类单项奖;
(2)如果同一项目申报两个奖项,请务必相应填报两个申报表并按照不同奖项的侧重点分别准备参赛资料。如,某项目拟申报“建筑类-商业综合体”及“拓展类-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则该项目需要提交两份参赛资料,一份侧重该项目的设计BIM应用以参评“建筑类-商业综合体”奖项,另一份侧重该项目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以参评“拓展类-工程全生命周期BIM应用”奖项;
(3)请严格遵守各奖项类别的报奖项目范围,建筑类奖项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项目申报,基础设施类奖项限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项目申报,拓展类奖项为设计类项目以外如制造、施工、运维、智慧建筑与城市建设等项目申报,自主图形平台类限完全使用国产自主图形平台进行工程BIM设计的项目申报。
5.以下作品不能参赛:
(1)往届参赛作品不能参赛;
(2)保密项目不能参赛。
(三)作品提交。参赛作品按下列要求提交相应内容。
1.项目展示文件:此类文件是评选委员会理解项目设计的最主要手段,应能充分表现项目的设计意图、应用BIM技术的价值和效果、技术创新的意义等。具体要求是:
(1)提交1个PPT文件,内容宜包括:单位介绍、设计团队介绍、项目说明、技术实现路径(包括技术流程、软件平台、二次开发、科研创新等)、项目BIM应用中的创新亮点,例如在通用数据环境(CDE)、BIM执行计划(BEP)、数字城市(CIM)、碳计量、数字孪生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和心得总结。应提供项目的设计图片(包括模型的二维/三维视图、施工图、效果图等),并置于PPT内部。鼓励提供项目的动画文件(mp4格式),并在PPT文件中嵌入或链接到动画文件。PPT文件大小不要超过1GB。
(2)提交1个视频文件,视频输出格式为MP4,视频大小不超过100MB,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视频文件将用于后期的网络评审,请严格限制视频长度。内容应包括:项目说明,项目设计及软件应用中的创新亮点、应用心得总结等。为了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视频中请勿出现参赛单位的名字、logo或介绍。
2.项目设计文件:大赛首次引入BIM智检评测方法,建筑类(6小类)及自主图形平台类进行试点。参赛作品须提交相应的设计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GB,并遵循以下要求格式提交。
(1)对于“拟申报奖项”为“建筑类”及“自主图形平台类(建筑类项目)”的作品,除按照条(2)中a)、b)、c)、d)要求提供原格式文件外,还需提供IFC4.0格式文件及智能评测(自评)报告(申报系统提供智能评测软件安装包下载)。
(2)对于“拟申报奖项”为 “基础设施类”及“拓展类”的作品,提供下列要求的格式文件:
a)使用Autodesk BIM产品建立的项目设计模型的,应提供格式文件为Revit系列:rvt文件;Civil 3D / Plant 3D:dwg文件;Navisworks:nwdwfwd文件等。以及其他设计文件。
b)使用中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的,应提供IFCxcbcim (gITF)格式文件。
c)使用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应提供P3D格式文件。
d)使用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的,应提供格式文件为:数维房建设计成果登录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通过导出离线交付包的方式提交(*.ZIP)格式文件;数维基建系列产品提交gmc格式文件。
e)使用其他软件厂商BIM产品的,应提供该BIM产品对应的输出格式文件,尽量同时提供IFC4.0格式文件。
3.参赛作品应至少包含下列三项BIM技术应用
(1)设计建模;
(2)性能设计(如:绿色建筑与节能、碳排放、抗震性能设计);
(3)仿真分析(如结构抗震分析、灾害逃生分析);
(4)智能设计与设计优化(如:生成式设计,净高分析);
(5)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如:设计深度达到加工级,构件标准化和复用率,装配率统计,设计与生产数据贯通);
(6)模型集成(如:多种软件格式模型集成、多专业模型集成,大体量完整工程模型展示);
(7)二次开发;
(8)多专业协同工作(如:设计会审、防碰撞检查等);
(9)正向设计(由模型生成施工图);
(10)设计过程中的合规检查(如:规范检查、模型质量检查等);
(11)设计成果三维交付与BIM审查;
(12)深化设计;
(13)施工模拟;
(14)进度管理;
(15)算量及成本管理;
(16)数字化加工;
(17)现场数字化施工与监测;
(18)设备物料管理;
(19)质量安全管理;
(20)竣工模型交付;
(21)运维阶段的空间资产管理;
(22)运维阶段的设备设施管理;
(23)运维阶段的能耗优化和舒适度管理;
(24)其他创新应用(如:逆向工程、可视化交底、虚拟现实、运营阶段应用等)。
4.提交作品时,应出具相应项目的施工图审查证明或施工许可证;获得省级BIM设计比赛奖的提交获奖证书。
5.提交作品时,应出具单位盖章的免责同意书,授权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所采用软件产品所属公司使用该类资料用于公开宣传。
6.上述文件提交齐全视为有效申报材料。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wanbim.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